“要想居室美,还是到集美”,这是在北京叫得响的一句话。住在北京的人,在买家具时就自然会想到集美,集美成了人们买家具必去之处。
集美家具公司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起来的一家民营企业,公司下属五棵松集美家具城、玉蜓桥集美家具城、集美沙发厂、集美饭店等七个企业。其中以五棵松集美家具城和集美牌沙发最为有名。
五棵松集美家具城位于长安街向西的沿线上,占地近8万平米,是集美家具公司的主体。家具城汇聚了500多个国内外知名的厂家,设有不同风格的四大家具展厅和一个建材厅,大到卧室家具、办公家具,小到工艺摆设应有尽有。
集美没要过国家一分钱,却为国家解决了上千名员工的就业问题,集美上缴国家的利税逐年上升,1997年向海淀区政府纳税120万,1998年186万,1999年319万,经营额在同行业中连续排名第一,成为国内家具行业的龙头。集美家具城先后被各有关领导和监督部门评为“售后服务信得过单位”、“家具展销规范单位”和“家具诚信单位”。集美牌牛皮沙发被国家质检中心天津站认定为A级产品,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北京家具协会认定为“质量可信产品”。
短短的几年过去,集美从一个小型木器厂、几千平米起步,到现在的营业面积近8万平方米,从单一家具销售到建材、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凝聚了集美人和她们领导者的心血,也记载着集美奋斗中的辉煌。
艰难的创业
说到集美的迅速发展,集美人会情不自禁地谈到总经理赵建国。
赵建国出生于中国的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一个四代木匠的世家。70年代初,赵建国在北京40中学教书并兼任团支部书记。1979年,担任校办木器厂厂长,从此开始的了经商生涯。
当时,北京人结婚讲究三大件,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沙发对于几辈子用惯了木头桌椅板凳的北京人来说是个稀罕物。赵建国是个实干家,为了选择好的沙发式样,他竟能在沙发前一看就是个把小时,再对别人的产品进行改革,设计出自己的沙发。产品做出来,他又带着自己的职工推着自己的产品四处推销,慢慢地校办厂的沙发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1984年,赵建国决心打破铁饭碗干一番事业。他带着十几个人靠捡来的砖瓦盖起了自己的厂房。
同样是沙发,里面有着不同的名堂。有些人为了赚钱,沙发里面以破棉花、不合格的弹簧做材料,靠华丽的外表欺骗人。而赵建国做的沙发用的是真材实料,讲究颜色的搭配款式的变化,什么式样新就做什么,很快集美沙发成了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
1992年,当许多厂商还在用租来的地方搞销售的时候,赵建国清楚地意识到,家具消费的高潮即将掀起,他投资建起了家具城,不但摆上自己的沙发卖,还吸引全国各地的厂家。这么一来,人们不再为买一件家具而四处奔跑,在一个地方就能有上百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可供选择。赵建国不断完善管理措施,终于使买家具到集美,花钱不后悔成了京城小孩都知晓的话。
多少年来,挣钱不忘回报社会,成了赵建国的习惯。家乡的人们不会忘记,赵建国用辛苦挣来的钱为他们修路打井,并给全村人按装上了自来水;云南迪庆的老师们不会忘记,赵建国携夫人将10万元人民币送到他们手中,做为教师奖励基金;并答应资助十名贫困生直至大学毕业……
走自己的路
赵建国成功了!他的成功得益于改革的好机遇,自己的实干,待人的真诚,做老师的所具备的洞察力。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的日渐兴隆拉动了家具市场的消费。家具城成了北京的一大景观,仅市内就有十几个。家具的质量、价格,特别是售后服务成了消费者最头疼的问题。
赵建国建自己的家具城时,把同行们的优点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在集美,500多个厂家的销售人员必须统一着装,带统一的标志上岗;赵总要求销售人员学习专业知识,能把家具的材料和辨别方法讲给顾客,提倡卖真货、讲实话;集美严格要求厂家和顾客在买卖中签定合同书,一旦出现了问题,由集美的售后服务部和厂家共同解决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