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最佳导演、影片——5个男人的战役



左上为李安,左下为乔治·克鲁尼 右边从上到下依次为保罗·哈吉斯、 斯皮尔伯格、贝内特·米勒

   

    第78届奥斯卡的最终结果将于北京时间6日揭晓。这也是奥斯卡近25年来,第一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这两个最重量级的提名完全重合: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乔治·克鲁尼、斯皮尔伯格、保罗·哈吉斯、贝内特·米勒和李安分别是最佳影片提名的《晚安,好运》、《慕尼黑》、《撞车》、《卡波特》和《断臂山》的导演,这在奥斯卡的历史上极为罕见。而眼下公认的夺标热门,无疑是李安的《断臂山》。

    看看李安的劲敌,名导斯皮尔伯格,有演而优则导的明星导演乔治·克鲁尼,有编剧起家剧本扎实的保罗·哈吉斯。而他们的作品个个都有拿“小金人”的野心,或用“后9·11”时代的观点审视反思历史,或以性、政治议题、恐怖主义等为主题。所以,在结果没有公布之前,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仍充满悬念和变数,一切皆有可能。




●《撞车》

    剧情:影片开始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撞车事件,以及几个与这个事件有关的人。然后,镜头将我们带到这次撞车事件发生的前一天,分别向我们展示了这几个主要人物在这几十个小时中所发生的事情:洛杉矶警察局的警察,希望能给自己患病的老父亲找到更好的医疗救助,但负责处理这件事情的黑人职员为难他;而这名警察在处理交通堵塞的时候,将自己心中的怨气发在一对黑人夫妻的身上;检察官与妻子简被两个黑人抢走自己的吉普,回到家之后,简无缘无故地对上门为他们换锁的修锁匠丹尼尔大发雷霆;可怜老实的丹尼尔在当晚,又一次让一名阿拉伯裔的商店店主夺去了他的尊严……

    看点: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遭受到挫折、痛苦和伤害之后,往往会变得冲动、偏执甚至恶毒。人们会将这种压力释放到另一个可能是毫无关系的“弱者”身上,而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撞车》以一起车祸作为引子,向人们揭示了这种糟糕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由来,同时也将洛杉矶臭名昭著的种族矛盾通过这几个彼此纠缠的人物呈现在银幕上。导演保罗·哈吉斯是个著名的编剧,去年的《百万美元宝贝》就出自他的手笔。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36个小时,涉及的人物众多,导演冷静的驾驭保证了影片的观赏性。

    优势:与以同性恋者为主角的《断臂山》和《卡波特》相比,这部电影的主题更符合美国的“主旋律”。在奥斯卡转播方ABC电视台推出的最新民意测验中,《撞车》竟以超过《断臂山》7个百分点的优势,排在第一位。




●《晚安,好运》

    剧情:故事根据真实新闻事件改编,再现了CBS新闻记者莫罗同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以及“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一段被写入史册的矛盾冲突。1950年2月9日,威斯康星州初出茅庐的参议员麦卡锡宣布,他手上已经掌握了国会内部的机密材料,而莫罗和他的同事们却不愿屈从于政治和舆论压力,力图戳穿麦卡锡的谎言。

    看点:影片不乏美国社会崇尚的道德理想,由狭小播音间引申出的深远寓意……这些都是小金人难以忽视的优秀品质。影片用一位爵士女歌手的表演,分离几段主要的章节,尽管她演唱的几乎与剧情无关,但是有点像过去那个年代贵族们欣赏一出歌剧时的中场休息,而歌声也唤起了人们怀旧的情绪。利用黑

    白胶片来体现这部电影的历史真实感,并且剪辑了麦卡锡的真实历史影像与电影融为一体,导演可谓神来之笔。不过,一些政治暗讽对一般观众而言,过于晦涩难懂。

    优势:奥斯卡评委中演员占多数,演而优则导通常较受青睐。




●《慕尼黑》

    剧情: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人质被恐怖分子绑架并杀害的历史事件完全被当成背景。电影主要讲的是,惨案发生后,以色列派出的5位特工精英前往欧洲,为报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而暗杀11名巴勒斯坦人的故事。

    看点:斯皮尔伯格所关注的,不是这5名以色列“复仇王子”如何干净利落地干掉目标,而是他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良心、道德所遭受的考验和折磨,以及数不尽的历史谜团。电影并不缺乏动作戏和阴谋,但斯皮尔伯格故意以沉重的基调,客观描述事件,背景音乐和镜头语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无不诉说着人性的凄凉。

    优势:典型的斯皮尔伯格作品,看似简单的复仇故事,最能彰显老斯以小见大的传统品质,复杂的政治背景,深刻的人性刻画,深邃的民族问题,都颇对小金人的口味。




●《卡波特》

    剧情:1959年11月15日,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座小镇里发生了一起血案,一个四口之家被残忍杀害。案件震惊了整个美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这起血案的侦破。作家杜鲁门受《纽约客》杂志之托,到堪萨斯写报道整个案件的纪实文章。就这样,卡波特与助手哈泊开始了他们细心的调查,意图从当地人身上找出藏在这起谋杀案背后的故事。很快,卡波特被他所调查出来的真相惊出一身冷汗,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与杀人犯之一佩里·史密斯建立了深刻的友谊。他既渴望把史密斯的人生写成一本成功的小说,同时又由于史密斯和他相似的童年经历而生出对后者的同情……

    看点:电影《卡波特》虽然冠以作家的大名,但并不是笼统地叙述卡波特的短暂一生,而是重现卡波特创作《冷血》前后的一些点点滴滴。《卡波特》拍得有如长篇小说般深刻,生动传神地再现了卡波特这一传奇形象。更大的成功则是在影片里扮演卡波特的霍夫曼,则以他那精湛的演技,让我们随着卡波特追查罪犯心中黑暗的同时,也问一问自己心里的某些底线。

    优势:在全美影评家协会评选的2005年最佳影片中,《卡波特》名列榜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