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从2004年到2006年的创业感慨,由于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境界,所以难免会有不一样感觉,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每一句话都是我真实的感受和经历!
2002年2月份,我从某省会城市一所普通高校毕业,开始联系工作,我学的专业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但是我早在毕业前就把我专业对口的行业给枪毙了,创业是我一直的梦想,但是我苦于没有资金和经验,就先选择了在一家国际货代公司上班,目的是想先积累一点资金和社会经验,然而,不到一千块钱的工资和枯燥重复的工作很快把我逼到了崩溃的边缘,不等了,现在就创业!
两个月后,在家人反对声中我辞去了在别人看来还挺不错的工作,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创业者的行列。由于家人反对,只给了我4000块钱的创业资金让我去“败”,这是我家人能够给我提供的最大数目,于是我找了我的一个同学做合伙人,他出了6000块钱,然后开始选择创业项目,由于我2000年在广州实习的时候接触到了珍珠奶茶,所以感觉在我们那个北方省会城市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于是决定开家珍珠奶茶店。
接下来便是找店面,还算顺利,刚好有一家卖冰糖葫芦的小店要换季,我们便顺利成章的把它接了下来,房租是每月1300,一交三个月押一个月,装修店面,购买设备和原料花了大概5000元,就这样,店还没有开张一万元的资金就没有了,于是我们俩又向我们身边各自的朋友借钱,总共又借了大概5000块钱作为流动资金,2002年4月3号,我们的小店开张了。
第一天生意还不错,刚好那天温度比较高,我们又搞促销,卖了200多块钱,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谁知道接下来便是阴天,气温骤降,客人明显少了下来,每天只卖了80多块钱,并且持续了一个星期。当时我和我同学的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但我们也知道一个道理,创业中的挫折是难免的,于是我们还是满怀信心的等待着气温回升生意好起来。
记得当一个星期后,天气预报温度将再次达到30度的时候,我们竟高兴的拥抱在了一起,生意也逐渐的好了起来,可是等到我们仔细算了算成本后发现,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因为我们买的原料太贵了,没有找到真正的进货渠道,于是我开始寻找进货渠道,从网上找到了一家广州的公司,给他们打过去电话,他们给我报了价,比我在当地买的便宜的多了,我先让他给我寄了点样品,样品到了以后,我们一品尝,比我们原来用的味道还好,于是我决定从广州直接发货。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拿到了一个很低的价格,并且想做他们在我们这个城市的代理,他们说也正在寻找代理商,于是一拍即合,我在没有清楚对方到底是不是正规公司的情况下把款打了过去,好在对方是个很讲信用的公司,很快就把货给我发了过来,于是我们又多了一个项目,在自己开店的同时去寻找别的店,给他们推销我们的原料。
想想那个时候真是一股子劲,大热的天骑着辆自行车满城的逛,几乎大街小巷的冷饮店都被我地毯式搜索了一遍,确实很累,但是那个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创业激情在支撑着我,我既然选择了创业,再苦再累也得扛住。同时我们的小店生意也逐渐好了起来,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原料便宜,我把零售价定的也比同类店便宜,并且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从不偷工减料,于是我们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我又想方设法搞了一些小促销活动,比如积分卡,送小礼物等等,同时又不断增加新品种,迎合客人的消费心理,使得我们的生意更加红火,生意火暴的时候我们的小店也要排队等座,并且有很多远道慕名而来的客人,这让我们很感动。那个时候的最高营业额达到了800元,我们把赚的钱很快又投了进去,购买了空调,桌椅,电视等,记得刚好碰到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那个时候每到有球赛的时候我们的小店就坐的满满的,大家坐在一起看着比赛,喝着我们的饮料,现在想起来都是非常幸福的时刻。还有韩国的客人也去我们店里,记得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韩国女孩,每到有比赛的时候就提前来占座位,点上一杯柠檬汁,一份冰淇淋三色球,其实她家里也有电视,但是她就喜欢到我们店里来,享受这里的气氛,为他们国家队加油,后来还把她的家人都带过来看比赛。一个世界杯下来,我们和这些客人都建立了很好的关系,那个韩国女孩在回国的时候还专门跑过来跟我们告别,想想挺感动的!
说这些似乎有点跑题了,呵呵,也算是开店的一点幸福回忆吧!言归正传,生意持续火到8月底,一进9月份,天气转凉了,生意也逐渐淡了下来,此时离我们的房租到期还有一个月,然而当我们盘点算帐的时候才发现,几个月下来根本就没有赚到钱,4月份是赔本,5月份持平,6、7、8月份挣的钱又都投进去买了空调一类的东西,还有住房的开支以及雇的工人的开支。天哪,天凉了以后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又陷入了僵局!到了月底,原来开糖葫芦店的老板过来接房子了,他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他是看着我们两个走过这半年的,也挺欣赏我们两个这股子劲,于是他对我们说,我给你们指条冬天的路子吧,跟着我学做糖葫芦,然后去另外一个地方再找个门面,我保你们赚到钱,他的糖葫芦店生意好是我们原来就知道的,但是经过他一透露内幕,我们简直吃了一惊,一个小小的糖葫芦店半年生意下来竟然可以挣4、5万,这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是个不敢想的数字,于是我们决心跟他学。
我的那个朋友性子有点急,本来师傅要求我们学够半个月,技术熟练了才能出去自己开店,但是才过一个星期,他就觉得自己的技术可以了,再学下去是浪费时间,于是,我们在一所大学附近找了个小门面,装修,采购,短短的三天时间,把一切要准备好的打点好了,开业第一天,我们就尝到了苦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糖老是熬不成,做出来的糖葫芦根本就达不到效果,特别难看,糖也不脆,第一天就打懵了,我们又不得不灰溜溜的去师傅那里,问原因,师傅把我们训了一顿,然后亲自帮我们去调试,最后我们终于掌握了精确的火候和配比。
但是我们的生意一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最后分析了一下原因,一是位置选的不好,除了学生之外没有别的消费群体,二是消费群体是大学生,而这个学校的大学生很多来自农村,消费能力有限,就这样,我们的希望又破灭了,于是我们又准备着手第二个店,就在这个时候,我的一个邻县老乡找到了我们,要跟我们学这门技术,拒他说,有人在他们县开了一家这种店,生意火得不得了,天天要排队才能买到,因为他是我们邻县的,所以我想他们县可以,我们县应该也错不到哪儿去,于是跟我妈商量,准备在我们县开第一家,我妈也同意了,帮我在家里选店面,因为我们县是个很穷的小县城,所以门面房特别好找,找了一个特别大的上下两层的门面房在几百块钱,于是我们县第一家冰糖葫芦专卖店就开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