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商人的修身处世 看乔致庸"四忌"与"四欲"

  大院里的晋商翘楚也引发人们更多的兴趣。乔家一世祖乔贵发,本是一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流浪汉,后来在今包头一带经商发迹,先后生有三子,至其孙乔致庸,事业如日中天,成为巨商大贾。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主人公正是这位经商有方、腰缠万贯的乔致庸。他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是乔家繁荣的关键人物。

  乔致庸最初本想以“儒术荣门阀”,后来因其兄乔致广早逝,才继承祖业。他主张经商首要重信,其次重义,最后才重利,而且认为经商还要戒懒、戒骄、戒贪。乔致庸生有六子,他认为长子骄横跋扈,二子有勇无谋,三子谨小慎微,四子拘谨内向,五子、六子又早逝,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孙子乔映霞身上。映霞本三子所生,过继给长房,被称为“大少”(见张正明《晋商兴衰史》)。乔致庸以“四忌”、“四欲”教育子孙,映霞极受影响。这“四忌”、“四欲”是:“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这虽然是一个商人的家教,但充满儒家修身处世气息,对当今仍有借鉴意义。

  “气忌躁,言忌浮”。这两忌与现实一对照,真有点切中时弊。事实上,目前市场经济下有一股浮躁之风,人们急功近利,急于在短时间内出名或致富,像“超女”这样一夜名利双收的典型例子,容易让人变得浮躁不安。其实,“超女”这种事,虽然有其必然性,但绝不具备普遍性。做事还是要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一旦浮躁不安,就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


  “才忌露,学忌满”。众所周知,学无止境,自满实属幼稚。所以为学而满者甚寡,倒是恃才露才者较众。大凡有点才能的人,常常自以为高人一筹,喜欢在人前显露自己,或者自诩有才,瞧他人不起,不是出言不逊,就是其行无理,结果往往造成与周围关系紧张,给自己的发展人为制造了许多障碍。所以,露才者实属不智。

  “胆欲大,心欲小”。人立于世,必须面对许多挑战与机遇,因此,你要敢于筹划,敢于向一切困难挑战。但是,在实施计划时,必须周密安排,不能疏忽大意。计划安排得越周密,实施得就越稳妥,成功就越有保证;或者说,战略越宏伟,策略越细密,计划越大胆,措施越仔细。

  “知欲圆,行欲方”。这是说一个人的知识与理论一定要力求圆通领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然而,当你要实践理论的时候,必须找准切入点,找准最容易取胜的途径与方法。所以,“圆”指通达,“方”指精进。不通达,则难以精进。
 
  乔致庸的“四忌”、“四欲”,是他对为人处世的深刻感受,说明他对传统文化有很透彻的理解。他所以能成功,与此不无关系。我们生活在中国文化母体中,他的这些训言,还是有些益处的。

《乔》剧另一首“弦外之音”,则是一曲缠绵凄婉的爱恨长歌:为了挽救乔家衰败的厄运,长嫂曹氏包办为乔致庸娶了非爱的妻子陆玉涵,而舍弃了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的恋人江雪瑛。因心中只有江雪瑛,乔新婚多日,始终不进洞房。委曲的陆玉涵欲出走回娘家,江雪瑛得知乔已结婚,气恼之下,昏厥过去,大病了一场,在父母的包办下,违心地嫁给了一个抽大姻、重病不堪的烟鬼,不久便成了寡妇,江雪瑛雪上加霜、煎熬一生……后来的光阴则乔致庸和妻子陆玉涵、情人江雪瑛厮守了长达50年的感情纠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下的婚姻枷锁,拆散的何止一两对乔、江青梅竹马的姻缘?坑害的又何止一两个江雪瑛?

  其次《乔》剧另一个看点,还有一个与“诚信”并笔书写的“仁义”二字,有大嫂曹氏和乔致庸叔嫂之义,有乔致庸、铁信石与匪首刘黑七等人的主仆之义、朋友之义,包头分号一个有40年“工龄”的老掌柜,由于贪赃被辞去,但乔致庸仍按月发给他生活费用,并为他购买一房宅赡养老人……这些仁义之举,构成了乔致庸宽厚大度的气量。仁义则是环境安定、社会和谐之要素,亦是当今不可丢弃的高尚之风。

  《乔》剧不仅是一部古装戏、历史剧,也是一部细腻的情感戏。更是一本“商界教科书”,我们从中对晋商文化有了初识,其民族商业文化蕴涵、深远。乔致庸的某些理念和思想,现今乃不乏借鉴价值。他当时就运用超时代的经商之道,什么连锁经营、垄断经营、资本运营等概念。那时的乔家早就有所领教。乔家的“经商哲理是诚信、为人宗旨是仁义”。

  《乔》剧观后,不失为之震撼,为之感慨,现实中的商界假冒伪劣、尔虞我诈、比比皆是,又如诸多的影视中大肆宣扬,“商海”中那些互相“残杀”,互设“陷阱”的现象:今天甲集团、玩圈套、整垮乙公司,明天乙公司又设陷阱将甲集团坑砸了……这些究竟是在给人以教育?还是在教唆?然而《乔》剧的“商业经”却醒目耀眼的写着四个大字“诚信、仁义”!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