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品味那些抠门的富豪们… [打印本页]

作者: dore    时间: 2006-4-28 16:25     标题: 品味那些抠门的富豪们…

  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主张被及时提出,而与此同时,奢侈品正在中国大行其道。富豪们开着大排量车子、油轮,燃烧着大量石油,招摇过市,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富豪开名车、住豪宅、出手阔绰、挥毫无度。可是与之相反,中国却有这样一群富豪,他们身价上亿,却多年来一直坚持着简朴风格,他们的生活着实“寒酸”,衣服着实朴素,他们住的着实简陋,但是他们却着实让人佩服。

  因为在简朴生活的背后,他们每位都为社会捐赠过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甚至上亿,他们帮助了社会上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本文列举的几位企业家,尽管他们的衣服谈不上考究,他们的生活谈不上品味,可他们却是最让人仰慕的企业家。他们的简朴值得所有企业家的品味。

  NO.1:

  在2005年《福布斯》富豪榜上,台湾共有7人上榜,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排在第二,他的个人资产多达31亿美元,但他生活相当简单。他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台湾人喝咖啡时喜欢加入奶精球,每次王永庆总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将装奶精球的容器洗一洗,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都不浪费。生活上,他极崇尚节俭: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王永庆同时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从来不接受个人采访。在他眼里,一个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把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他坚守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坚守着一个传统的产业。

  台湾富豪生活简朴具有普遍性。据台湾《商业周刊》调查,在拥有7.3亿元新台币以上资产的台湾百名科技富豪中,绝大多数人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很少有时间享乐。因此,所谓”10亿元新台币豪宅、3000万元跑车、名贵钻石手表及百万元华服“等西方富人的生活享受,在台湾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有钱人只是开着200万元新台币的轿车,穿着万元左右的服装,有些富豪住的还是祖传老宅,穿的是千元服装,并不追求物质生活的奢华。

  NO.2:邱继宝

  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虽然拥有亿万资产,生活也是出了名的简朴。至今,他仍然和在自己公司打工的妻子居住在公司仓库的阁楼里。那不是什么总统套间,更不是什么风水宝地,而是一个仅仅几十平方米的光线不足的小屋。他说,我住仓库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而且,公司下班以后,这里非常静,没有市区的嘈杂,正好可以多想点问题,又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往,何乐不为?同时他又强调,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因为从家到工作地点只需要两分钟。

  在邱继宝的家里和办公室,只有简单的生活、工作用品,除了一个硕大的地球仪、一个有卫星接收装置的电视机和他上班穿的“西装革履”外,几乎没有什么“奢侈品”。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就是一位拥有几亿资产的民营“老板”。同样是“为了工作、为了节省时间”,在邱继宝的汽车车厢后面总放着一箱方便面。他说,如果不是为了应酬,他宁可吃一碗面条,吃得饱,又节省时间。

  如此“抠门儿”的邱继宝却让人不得不敬重。几年来,几十名儿童在他的帮助下重返校园;用于赞助希望工程和帮助少年犯改造资金达200多万元;用于帮助修路造桥、改水、通电、扶贫、敬老院的建设资金近700万元。每年,各级政府都有几十万元奖励给邱继宝个人,但最后他都分发给企业有突出贡献的职工或用于公益事业。1996年10月,一个陌生人在机场路上被车撞伤,他看到后,脱下自己的衣服,包起那个人火速送到医院,付了住院费,另外给他钱治疗,还给他买了新衣服。1997年,一外地打工者被摩托车撞死,死者的同乡苦苦哀求路人,邱继宝立刻回家取了5000元钱给他……

  NO.3:张汝京

  中芯国际的节省就是从其总裁张汝京本人做起的。张汝京住在中芯员工宿舍,平时吃的工作餐也就是7元的盒饭;为了省油,张汝京不坐排量1.6的桑塔纳,而是坐排量1.3的经济型轿车。

  “商务旅行,我们都坐经济舱。如果去美国拜访客户,坐经济舱要比坐商务舱一次节省差不多2000美金,如果我们一年有1000人次的这种旅行,一年就可以省200万美金。200万美金就可以买一台设备了,对某种产品而言,多一台设备可以增加1000片的产能。这就是为什么预算相同,我们买的设备总是比别人多,产能比别人高。”

  “许多公司在盖厂的时候一般会在外面租办公室,我们在旁边修一个铁皮屋,做临时办公室,等工厂盖好后,我们可以把这个铁皮屋当仓库用,又可以省出一两个机器出来。中芯国际在省电方面做了很多。灯都是分区的,有人的地方才开,没人的地方关掉。我们的制程水回收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达到80%;我们在北京的工厂是第一家回收雨水的芯片厂,全部雨水都可以回收。”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对所有企业老板来说是最荣耀的一刻。纽约证交所也会安排企业董事长、执行长赴纽约证交所大厅,见证股票上市的荣耀,名为敲钟仪式。但中芯在纽约的挂牌,张汝京却不肯去。他的想法是:事情太多了,为了敲钟飞纽约花三四天,不值得;荣耀应该归最基层的员工分享。张汝京抗拒了投资银行家的软磨硬泡,决定派线上作业员小组长与基层工程师,代表中芯赴纽约。他本人则出席中芯在香港证交所的挂牌仪式。朴实简约,这就是张汝京的风格。

  自奉甚俭的他,对投入大陆落后地区的希望小学工程,尤为热衷。过去四年暑假,张汝京全家都会前往大陆西部最偏远地区,欣赏美丽山河,并参与希望小学工程,五年来在张汝京及其友人努力下,已在贵州、四川、云南、甘肃及青海、新疆兴建27所学校。
  
  NO.4:郭鹤年

  郭鹤年是杰出的企业家、马来西亚首富。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郭鹤年不喜欢抛头露面,不爱宣传招摇,也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且生活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处处体现出他那地道的绅士风度,赢得了他的朋友、下属乃至对手的一致称赞。他上下班从来都是挤地铁,对于他来说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打车上班。他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上百元的。这位被称为“香格里拉之父”的大老板,办公室被客人们戏称为“鸽子窝”,书桌与沙发仍是十几年前的款式,他说整洁即好;他从不坐高级轿车,他说公司的“宝马”与“林肯”是为外宾及专家服务的;他从不穿名牌服装,不戴名牌手表,他说富豪李嘉诚手腕上也只是戴着一只普通的电子表。

  他不追求虚名,非常务实,讲话言简意赅,做事踏踏实实。虽然他与马、新两国许多要人有着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和马来西亚旅游局主席等职外,极少出入政界,维持着一种低调的作风。

  晚年的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2005年1月,郭鹤年通过其嘉里粮油(中国)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从今年起,一连五年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学年提供600元至900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郭鹤年在给基金会的信中写道:“我经常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要做的:首先要刻苦工作,努力奋斗,安排家庭的生活;同时,也要帮助一些在教育上有需要的人们。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和进步。”

  NO.5:郭台铭

  “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一直喜欢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去请教某富翁如何致富,富翁说:“请您等一下,故事很长,我把电灯关了再说。”在郭台铭看来,若要致富就必须从每一个细小的地方节省资源,不浪费就是致富的基础。他的办公桌是几张会议桌拼凑而成,座椅原本是一把用了十几年的铁椅子,后来在医生建议下才换了新椅子。有人总结说,鸿海赚钱的秘诀就在一个“省”字。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午餐时分,用餐者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基本没什么装饰,地毯也是最便宜的。为此郭台铭常被朋友取笑“没品位”,但他说:“我现在有什么东西买不起?可是如果我真去搞品位,股东们就要担心了。”

  此外,郭台铭也不忘设立基金会帮助贫苦大众。目前,在郭台铭的倡导下台湾较大的企业集团都至少设立三四个基金会,如富邦集团就有3个基金会,每年投入10亿元新台币左右的基金,其中在台北市推行的“自立计划”,主要是帮助低收入者寻找工作机会。基金会保证,只要一年内低收入者可以将一定数额的收入存入银行,基金会就奖励同等金额,一直到他们不再是低收入者为止。

  




欢迎光临 奇纳论坛 (http://www.kinasof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