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ISO9001评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打印本页]
作者:
dore
时间:
2006-3-24 15:47
标题:
ISO9001评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1.目的:
确保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按ISO9001建立的质量体系的审核。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对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负责。
3.2内审员负责具体的审核工作。
3.3管理者代表负责与内审有关的善后事宜。
4.程序:
4.1审核时机
4.1.1本公司的例行审核于每半年进行一次(每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六个月),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年度审核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1.2在下列情况下进行临时性审核。
A.临时性管理评审之前;
B.质量体系作出较大调整后;
C.接受第二方、第三方审核之前。
4.1.3临时性审核的时机由总经理与管理者代表确定。
4.2内审员的配备
4.2.1管理者代表根据本公司情况确定应配备的内审员的数量,并在发生变动时安排增补。
4.2.2管理者代表与办公室协调,及时安排有关内审人员的受训工作(按《资源管理作业程序》)。
4.3审核前准备
4.3.1管理者代表担任审核组长(特殊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指定其他人员)。
4.3.2审核组长负责下述事宜;
A.选定审核员;
B.进行审核员分工(注意确保其独立性);
C.审核通知。
4.3.4“审核通知”至少于现场审核前三天下发各部门,并按各部门反馈作出调整。
4.3.5各审核员依据ISO9001体系标准及本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及产品特点编制“审核检查表”作为审核的依据文件。
4.4审核过程
4.4.1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负责:
A.参加人员:
审核组成员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高层领导(如需要)。
B.内容:
宣布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其他应声明的事项
确认审核的时间安排
确定陪同人员(如需要)
约定交流方式
4.4.2审核人员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现场审核:
A.通过听、问、看、查等方式收集客观证据;
B.每天审核结束时进行审核组内部会议,交流审核情况并确定不符合项;
C.审核组长掌握整个审核进程和方向,并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部门交流、协调;
D.审核员将审核收集的证据在“审核检查表”中作出记载;
E.在某一部门审核结束时向现场人员及其负责人通报审核发现。
4.4.3审核小组会议于现场审核终了,末次会议前进行:
A.确定不符合项(组长具有最终决定权),并开出“不符合项报告”交受审部门确认后加以改善。
B.由组长编写“审核报告”,其中应包括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人员、被审核部门、审核状况综述、不符合项分布、不符合项描述、体系运行评价等内容并报管理者代表。
4.4.4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
A.参加人员与首次会议相同;
B.本次审核状况报告
C.宣布不符合项(审核员各自宣布);
D.与受审方确定纠正及预防措施、完成期限。
4.5审核后续事宜
4.5.1管理者代表将“审核报告”及“不符合项报告”整理后,下发各责任部门,并报总经理一份,内审状况由管理者代表提交管理评审。
4.5.2责任部门拟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呈管理者代表核准后予以实施。
4.5.3在约定的时限内,原审核员对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验证,直至有效,并将纠正措施、措施验证情况在“不符合项报告”中作出记录。
4.5.4涉及文件修改的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4.6相关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及记录
5.1《资源管理作业程序》
5.2《文件控制程序》
5.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年度审核计划;(QR-8.2.1-01)
6.2不符合项报告;(QR-8.2.1-02)
6.3审核通知;(QR-8.2.1-03)
6.4审核检查表;(QR-8.2.1-04)
6.5审核报告;(QR-8.2.1-05)
欢迎光临 奇纳论坛 (http://www.kinasof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